11月21日上午,南京农业大学大豆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中心启用仪式在三亚研究院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海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超,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副校长、三亚研究院院长王源超,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助理、综合部部长夏树,海南省科技厅高新处一级调研员李军丰,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副处长谭勇,三亚市崖州区委副书记、区长童立艳,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副局长周国伟,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控股集团副总经理罗天龙以及地方政府代表、兄弟院校代表、企业代表、师生代表、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出席大会。

王源超在致辞中,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三亚研究院建设发展的省市各级领导、合作单位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中心启用是校地企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标志着三亚研究院进入提质增速新阶段。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与海南自贸港的区位、产业优势深度融合,把中心打造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

崖州区委副书记、区长童立艳回顾了五年来校地携手共进的历程。她指出,中心的启用是校地合作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的重要里程碑,崖州区将继续当好“最佳合伙人”,全力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共同打造国家种业振兴战略高地。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副局长周国伟充分肯定了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对科技城发展作出的贡献。他表示,管理局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支持三亚研究院深化科教产教融合,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会上,与会嘉宾及师生代表共同推动中心启动杆,一同见证南京农业大学大豆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中心正式启用。

一部《我们的时光——感谢幕后英雄》短片深情回顾了三亚研究院自2020年以来的建设历程。王源超向筹建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献花致谢。

丁艳锋作为建设者代表回顾了三亚研究院从蓝图规划到实体运行的奋斗历程,向长期关心支持的海南省、三亚市及崖州区各级政府,向全体参与建设的师生员工与社会各界,以及“这个伟大的时代”致以诚挚感谢。面向未来,他期待中心勇担使命、多出成果,加快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持续注入南农动能。

由师生代表带来的公约诵读《我们的约定,我们的家》,以铿锵誓言表达了全体成员扎根海南、共建南繁硅谷的坚定决心。大会同期举行了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7个国家级平台海南研究中心、3个校级分中心的揭牌仪式,以及与10家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为企业代表和专任教师代表颁发了聘书。

大会上,“星禾计划”支教团在仪式上庄严出征。该项目是南农三亚研究院牵头服务地方教育的重要举措,首批16位来自5所高校的研究生志愿者将为崖州区南滨中学、南山小学的学生提供学业辅导与科学启蒙。丁艳锋与童立艳为志愿者颁发聘书并授旗,鼓励青年学子在崖州热土上书写教育帮扶的青春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其荣教授作《木霉菌作用机制及其生物肥产业化》主旨报告,沈院士聚焦微生物农业前沿技术,系统阐述了木霉菌的作用机制、生物肥料研发创新及产业应用,提升农业科技视野,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投身农业强国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会上,校社会合作处处长许承保发布了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科技成果。


据悉,该中心作为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由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总建筑面积5.11万平方米,总投资超6.29亿元,建有分子育种实验室、种质资源库、育种创新温室等核心功能区,配备先进设备4984台(套),价值超2.12亿元。项目紧扣国家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开展热带大豆适应性育种、园艺作物种质创新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致力于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助力海南自贸港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