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钧镒,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大豆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六十年,共收集大豆种质资源3万余份,育成大豆新品种30余个,发表论著600余篇册。2017年作为唯一一位亚洲获奖者获“世界大豆研究大会终身成就奖”。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盖院士,您好,欢迎做客《三农大家谈》。近些年来咱们国家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去年进口量已经突破了1亿吨,很多人质疑,难道咱们国家不种大豆了吗?这背后原因到底什么?
盖钧镒:去年的进口量超过了1亿吨,这是突破历史的。实际上进口大豆主要(相当于)进口饲料,中国过去肉食比较少,生产也比较少,最近一二十年动物生产、肉食品增加非常迅速。许多农村原来都不吃肉,农民养一头猪,过年过节再杀,然后邻里们大家分配一下,共享一下。现在不一样,农民都到超市去买了。所以中国的畜牧业、畜禽业包括水产的养殖发展得非常迅速,主要的饲料需要进口,这就是大豆进口量快速增长的原因。 拿大豆本身来说,大豆是我们的祖先培育的,就是原产在中国。在1952年的时候,中国还是全世界第一的大豆生产国,1952年以后,美国就超过了中国的生产。从1952年到现在,中国大豆的生产大概还是维持在一个水平上,稍微提高一点。当然那个时候全世界不过1000多万吨,现在全世界产到3.6亿吨,这跟中国的需求发展是分不开的。1952年以后,我们的产量大概稍微有点上升,因为我们面积下降,但是单产提高了,主要作为老百姓的食物,做豆腐、加工食品等。中国的18亿亩耕地,我们排来排去,要生产这么多饲料,六、七亿亩地才能生产一亿吨大豆,中国没有那么多耕地。现在因为畜牧业的发展,拉动饲料业发展,不仅是大豆,还有玉米。玉米、大豆都作为饲料,现在差不多6.3亿亩的玉米。大豆经过农业农村部大豆振兴计划,也规划到差不多1.4-1.5亿亩,有没有可能再发展?如果说我们各种农产品都要有一定程度自给的话,我们这土地是不够的,所以国家要想办法来解决饲料问题。这饲料问题当然在养殖业中间,如果养猪养鸡这些可能消耗得饲料很多,我们有60亿亩草原,这60亿亩草原如果养草饲动物的话,可以有很大的发展,但是现在看起来包括西北等等大批的草原,还有待改良、有待提高。当然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还喜欢吃猪肉,吃禽肉,这个情况下,我们土地的安排,我估计也只有这一步的发展。所以我们现在要致力于提高大豆生产,提高单位面积大豆产量,我们不能靠,也没办法靠面积扩展来增加产量。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既然种植面积不能增加了,那么未来大豆生产还有哪些增长点?
盖钧镒:但总的来讲,未来还是要靠在有限的耕地上面来提高我们的生产,这就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我们能不能提高一点大豆生产?如果能够有科学技术的投入,应该我们可以解决大豆的需求问题,我们最近这不到10年工夫,发现了一种途径,玉米做饲料,大豆也做饲料,玉米现在有6亿多亩地,大豆现在有1.4亿、1.5亿亩地,加起来两个差不多要到8亿亩,这个占了中国的土地的40%左右了。我们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有一种可能,玉米跟大豆同时种在一块地里面,我们叫做间作、套种。这是中国的老祖宗和现代的农民发明的,现在我们研究出一种办法,把玉米的行距放宽,玉米的产量不减低,中间可以多收一季大豆。我们的试验地上面可以收多少呢?可以收100公斤到150公斤大豆。也就是说如果全面推广这个技术,在6亿亩地的玉米里面全插种的话,不增加面积,100公斤一亩地,就是6000万吨大豆。所以如果我们再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有可能自己来解决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现在农业农村部已经很重视了,但是还需要全国各个方面的进一步的研究来支持我们研究成果,然后有可能来解决大部分的我们的需求。如果我们再开辟其他的饲料来源,那么就可能基本解决我们所短缺的饲料问题。拿现在来讲,我们实际上过去因为还没想到要做饲料,因此我们自己的研究方向都做食用的。在去年经过我们大豆振兴计划以后,各方面的重视,政策的条件发展,现在我们大概1.4亿亩地产的1900多万吨(大豆),主要能供我们食用或再加工,大概一年要1000多万吨大豆是做豆制品的,包括做豆奶、豆浆之类的东西。另外做点酱油,现在还没做到饲料,因此我们未来如果说发展间作套种,那么可能我们的方向还要研究,还要发展,作为饲料大豆的特点。这有个什么好处呢?如果我们把玉米跟大豆间作套种在一起以后,玉米籽粒做饲料,将来我们希望在育种上面,科技上面,玉米秸秆也能做饲料,然后大豆秸秆也做饲料。因为历史上玉米秸秆跟大豆秸秆都有青贮的习惯。所以我们如果在科技上面,在育种上面做点改进,多来研究它的饲用价值,或者选育饲用的品种,我们效率还可以提高一点。所以这是我想我们未来的一个发展,或者我们来解决饲料来源的一种思路。另外一方面实际上我们目前的食用大豆还有很大的潜力,大豆是中国的原产。我们的研究中国东北的大豆虽然是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因为满清政府那个时候,东北只是一个游牧地区,不是农耕地区,但是这几百年来发展大豆以后,大豆引到国外去了。美洲的大豆,我们的研究基本上它的种质来源是东北大豆为主的。所以中国东北的大豆给全世界做了很大的贡献。我们最近在黑河帮他们考虑提高黑河的大豆生产。但在全(黑龙江)省,全黑河市平均不过(每亩)280斤左右。但是美国从20世纪的上半叶,大量地从中国引进种质资源,然后到了美国,他们发展科技,实际上大豆的科学育种是美国先开始,中国是后进,后来学的。美国经过这100年左右的改良,全国平均200多公斤,400斤。当然除了品种改良,地力的改进也有关系。我们这几十年来形成的差距要赶上去,所以我们提出来我们的第一步要赶上美国的产量。巴西、阿根廷大豆是从美国引去的,他们现在产量同样达到了400斤左右。因此,中国现有的这些1.4亿亩地,如果能够赶上美洲的产量,那么我们也至少要有2500-3000万吨大豆产量。这样子我们解决了我们食用的问题,应该说可以自力更生。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地发展畜牧业,因此大量地需求饲料,我们还没来得及应对饲料的需求,所以只能靠进口,但是未来我们得谋求有一定程度的自给。根据我们的实践以及现在的研究,我们感觉到中国还有潜力可挖,经过国家共同的努力,有可能基本上解决短缺问题。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盖院士,针对咱们国家大豆的种植面积小,产量低这么一个现实情况,国家提出大豆振兴计划,您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它的意义、背景,以及在您身上发生的大豆振兴的故事吗?
盖钧镒:大豆振兴计划,也是国家看到了进口跟我们自有生产的巨大的差距。我们晓得,垄断、凌霸在世界上还是存在的,所以你不得不考虑。大豆实际上也是粮食作物之一,也要把它端在手里面。因此,我们关键是要通过振兴计划来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第一个,要恢复面积。最低的时候,因为大豆的价格问题,收益太低农民不愿意种,面积降到1.2亿亩。现在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来推动,比如说补贴政策,去年黑龙江农民种一亩地大概可以补到300元多一点,这样来推动农民种植大豆的兴趣,保障他们的收益。原来规划1.5亿亩地,大概去年实现了1.4亿亩地,还有一千万亩地需要扩展,今年因为政策的改善可能好一点,会增加一点。就技术来说,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品种,国家现在十分重视,去年年底到现在,中央领导包括总书记都在推动种业的发展,大豆也是种业,关键是大豆种业要上去;另一个方面,土壤肥力要增加,现有的品种,多施一点肥就要倒伏了,倒伏了产量就上不去。所以现在我们两个途径,一个要培植地力,另外一个就要选育品种,选育的品种要适应提高肥力条件下,发挥品种的作用才行。另外一个特点,机械化跟现代化,如果到东北,可以看到还是实现机械化了;到黄淮地区,还不能说全面机械化,机械播种,收获还没全程机械化;到南方丘陵,小块土地,目前还依靠农民的手工劳动。所以最近我们在建议说,中国的农业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要解决南方丘陵山区的机械化问题、自动化问题。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盖院士,国家的大豆振兴计划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国家的食用大豆是否能够真正实现了自给自足?
盖钧镒:大豆振兴计划这几年实现得还是不错的,原来差不多年产1400、1500万吨,去年增加到1960万吨了,增加的幅度差不多百分之三十,还是很见成效的。如果国家再推动一步,利用现有的技术,达到2500万吨的水平,是可以的。现在还有500万吨的缺口要补,但需要各个地方都努力才行。因为有些地方把大豆作为一个次要的作物,把它放在最差的地里去种,那是不行。所以我想振兴计划好,希望能进一步来推动它。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这些年来,针对咱们的大豆振兴计划,您和您的团队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盖钧镒:实际上,我们团队并不大,最早就我跟我的老师两个人,后来选拔一批科学家到国外去,我第一批去了。1980年到美国考察,在那里待了两年,当时一看非常震惊,原产中国的大豆,中国人自己产量很低,但在美国,大面积地生产,而且科技力量也比较重视。我下了决心到美国的大豆产区都考察一遍,考察以后给我们种子界的感觉,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很突出:第一,品种改良;第二,全面的机械化;第三,科学的用肥。当年在美国,他们看我是中国第一个去的大豆科技人员,都来跟我联系,说我们的大豆从你们国家来的,希望你再给我们点你们的资源。差不多到每个学校、每个单位都问我要资源,这给我印象很深刻。资源决定了育种的前景。我们的老祖宗培育了几千年的大豆,积累了这么多资源,国外这么重视中国的资源,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的资源却一无了解。因此回来后,我说我第一个要研究中国的资源,通过资源的研究来改进品种,这大概是我几十年来主要从事的方向。国家要振兴大豆以后,比如说黑龙江省黑河市市政府来找我,说你能不能来跟我们共同提高黑河大豆的产量?我们经过调查发现,黑河地区的生产大概是2000万亩地,占了中国大概1/7,产量占了中国大概1/6。这个感觉有意义,我们来共同努力。当时原农业部已经建立了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我们就在黑河市建立了一个大豆院士工作站,在那里请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一起去共同努力。现在我们跟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联合建立了一个大豆研发中心,在那里做大豆育种,目的就想把育的品种能够用到黑河去。因为它那里的主推品种基本上是老品种,大概二十几年未更换。我除了考虑南方的工作以外,同时也考虑黄淮地区,重心移了一部分放到东北去,跟当地结合来推动育种及品种的示范跟推广。我想,能否先在全国创造一个市,赶上美洲的平均产量。现在黑河市亩产280斤,我们的目标是400斤,不管花5年还是花10年。所以,从研究来讲,我们不仅研究中国的资源,也研究世界的资源。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现在国家特别重视种业,提出了打赢种业翻身仗,要求中国粮要用中国种。对于大豆来说,咱们国家到底有多少种质资源?
盖钧镒:现在我们国家大豆改良中心这里大概有3万份左右的大豆种质资源,在全世界来讲大概仅次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美国的藏量稍微少一点,大概全世界第三。我们下决心研究资源,是作为财富来研究的,这是做基础性的工作,包括进化的机制,中国的老祖宗究竟是在哪里把大豆驯化的,改变的情况怎么样等等,这是我们这一条线传下来在做的,主要为产业服务。现在我们这里大概是二十几个人,研究资源及资源的各种特点,第一是产量;第二个是品质,包括蛋白质的含量、油脂的含量、蛋白质的成分、油脂的成分等;第三个是碰到旱涝灾害等逆境,怎么去抵抗,叫耐逆性;第四个研究抗虫的基因、抗病的基因等,进行抗病毒的育种。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我们知道,您向来将高产作为大豆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近年来您和您的团队针对这个问题有哪些探索?
盖钧镒:高产是育种的关键,但中国的基础比较差,育种的基础累积不够,现在我们想组织整个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共同来突破产量。从哪里突破?现在我们形成的思路,第一个关键还是要充分利用光能的效率。因为基本上所有光合作用产物都是靠太阳光来的,植物在田间单位面积上能够接受多少光,转化成多少粮食或者产品,转化多少到大豆籽粒里面去,跟接受光有关系。所以我们就在禾谷类作物上面解决一个问题,叫做株型的问题,世界上号称绿色革命,绿色革命就是把禾谷类作物的矮杆化、叶子向上翘,一亩地里种更多的单株,这是为群体的结构做了改良。大豆的种子结实从下到上都长了,小麦、玉米、水稻(的籽粒)都长得集中在顶部,所以矮杆就把尽量多的光合作用产物都转到籽粒结构。现在,我们正在组织大家探索双子叶植物的株型,或者绿色革命从何入手?还不能说我们理论上有多少新的成绩,但是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些进步。比如说现在基本上明确了,以增加单位面积株数而抗倒伏,从下到上都能结荚,一株上面能够结到一定数量的荚数和粒数,基本的模式初步形成。因此目前我们许多的高产试点都能实现300公斤以上,就600斤以上。如果说我们都能实现600斤的话,全国的产量就提高了,1亿5000万亩地就是4500万吨大豆。产量潜力在逐步提高,但要进一步地改进跟提高,不能通过一个团队,要把全国的团队都推向前沿才行,这样才能解决全国的问题。另外,还要推动全国的示范,共同支持玉米跟大豆间作实现高产,你像它一亩地玉米能够收1000多斤,大豆能够收购200-300斤,比单种高产多了。因此,我想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全国共同努力,才可能实现我们预期的目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作为院士,我们也知道您对教育、对人才培养也是非常重视的,请分享一下您在这方面的心得体会。
盖钧镒:我们怎么把全国的人推动起来呢?首先要培养人。从大豆来讲,我们这里是全国培养博士生的第一个单位,1981年建立博士点,尽量招收硕士生、博士生。另外我们大豆研究中心,也尽量在培养人。所以,我们这里每年大概150个左右的研究生,差不多每年增加50个,每年毕业50个学生。几十年了,应该说我们毕业的学生也不少了,为全国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大豆研究人才,包括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韩天富等,许多省的专家都是我们的学生,通过他们来推动技术的进步。我们希望每个受培养的人,要有志于科学事业才行。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感谢您这些年来在大豆人才培养方面为国家做的贡献,也感谢您做客《三农大家谈》,谢谢您。
盖钧镒: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