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025年“崖州湾杯”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圆满落幕。我院学子凭借突出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实践成果,共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我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特等奖
创新彩色马蹄莲种质打造崖州花卉新产业
指导教师:范加勤、袁世峰
团队成员:高晓寒、朱文艺、李俊美、邓舒心、石羽丰
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spp.)被誉为21世纪“花卉之星”,然而,由于品种权国际垄断、种球培育周期长及软腐病发生严重,在我国一直未形成规模产业。本项目利用已有彩色马蹄莲杂交株系和前期技术积累,发挥热区优势,从种质创新、规模化无菌繁殖、栽培营养元素调配、种球培育、病害治理、花期调控、货架管理、市场拓展等多个层面,研发与崖州湾气候特征相适应的彩色马蹄莲种球培育、切花与盆栽生产技术规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4-5项,实现种球快速育成、花期可控,开展技术示范,生产满足自贸港发展需求的高档切花与盆栽产品,多层面开拓国内中高端市场,打造“三亚彩马”特色品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该项目凭借突出的成果转化潜力,荣获大赛特等奖(最佳成果转化奖),并获2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
一等奖
减糖卫士——南繁硅谷推动低GI大米产业化发展
指导教师:黄新元、张胜男
团队成员:肖玥彤、邹冰影、殷弘玥、罗梓洋、周俊池、卓陈津、孙展飞、耿直,张菁媛
低升糖指数(即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稻米是一类特殊的功能性稻米,具有缓解血糖快速升高的功能。团队通过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出一款超低GI水稻品种,实现主粮减糖,缔造普适性的主粮控糖解决方案。项目立足新农业领域,拥有生物育种和健康食品双属性,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结合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一流科研平台,将前沿育种技术转化为民生所需,借助南繁硅谷独特气候加速育种进程。产教融合使得团队学生能力不断提高,获各级奖项20余次。项目聚焦 B 端,通过订单农业与食品加工企业、餐饮连锁、农业合作社建立合作,提供定制化品种与技术服务,实现种子销售、技术授权、原料供应多渠道盈利。目前所拥有意向客户涵盖崖州湾科技城入驻企业13家。直接带动16人就业,专业与岗位匹配度达95%,间接辐射上下游500余人就业。行业发展上为减糖人群提供健康主食,助力糖尿病防控,降低公共医疗负担;带动低 GI 水稻种植产业,提升农民收益,促进乡村振兴。项目紧扣产业命题,以科技为核心,链接科研与市场,借助自贸港宽松出口政策,打造低GI水稻种子的出口基地,打造海南“健康岛”长寿岛的标杆性科技产品。
二等奖
微生物菌剂绿色护丰收
指导教师:高学文
团队成员:江文静、高宏伟、朱子涵
本项目响应国家绿色农业发展新需求,顺应绿色防治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利用青藏高原抗逆性强的优良生防芽孢杆菌作为生防功能菌,构建生防芽孢杆菌合成微生物菌群,研发了生物刺激剂产品。该产品主要通过产生抗菌代谢物抑制病原菌生长、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以及改善生态环境,从而改良土壤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以生防微生物为核心的有益微生物群落所共同构成的保护屏障,显著提高防病效果和稳定性。并且本产品其生产原料和有效成分均属天然产物,具有无毒、无污染、不易产生抗药性及生产工艺绿色环保等绿色农药特征,从而实现绿色和可持续植物病害的控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届大赛中,我院共组织11支团队参赛,其中5支晋级决赛,综合得分在崖州湾科技城入驻高校中位列第四。获奖项目覆盖农业生物技术、绿色防控、功能食品等前沿领域,充分体现了我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育人成果。未来,我院将持续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南农智慧。